2024-09-22 03:35 乐鱼体育官方网站首页
公司主要专注于为高科技产业的建厂、技改等项目提供专业的洁净室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覆盖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大健康等国家重点产业,是国内少数具备承接多行业主流项目的洁净室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公司业务大多分布在在中高端市场领域,同时多行业布局,凭借优质的客户资源、丰富的项目经验、良好的服务的品质与业绩口碑等,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洁净室行业第一梯队企业。洁净室为高科技产业提供洁净的研发和生产环境,是保证高科技产品的良品率和安全性的重要基础设施,大范围的应用于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大健康以及其他高科技产业,是高科技产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相关下游产业的发展不断带动洁净室需求量开始上涨,一方面,随着各下游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国产化替代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国民生活品质要求的逐步提高,下游产业产品新增产线快速建设,带动洁净室需求增长;另一方面,下游产业相关产品快速的技术升级推动了现有产线的升级改造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为洁净室创造新的需求增长点。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增长和行业快速发展,公司作为洁净室领域的重要参与者,积极开拓客户,并进行业务领域的拓展,业务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供应链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国产芯片进口替代的进程明显加快,国内半导体及泛半导体行业投融资快速增长。受益于半导体及泛半导体产业政策及环境,公司抓住相关产业的发展机遇,在行业中持续积累并逐步形成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及泛半导体行业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近年来,全球新型显示行业不断向国内转移,我国在新型显示行业持续发力,本土面板厂商的快速崛起,外资面板厂商在大陆增加高世代产线的建设。与此同时,随着显示技术进步、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以及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我国液晶面板制造企业不断扩厂改建大尺寸产品和OLED、Mini-LED、Micr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产品生产线,直接拉动了洁净室建设投资需求的增长。公司在新型显示行业深耕多年,与京东方、华星光电、维信诺002387)、天马微电子、超视界等国内新型显示领域龙头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受益于上述客户加大对新世代产线的投资力度,公司新型显示行业收入也实现较快增长。基于生物医药、疫苗的广阔市场前景以及行业政策的陆续出台,大量资本也快速涌入医药行业领域。生物医药企业投融资的快速增长加快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步伐,缩短制药企业的设备更新周期,从而催生大量的生产设施新建与改造投资需求,带动洁净室服务行业的发展。同时,随着国家将“大健康”行业上升为国家战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作为食品药品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洁净室需求不断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大健康行业收入有所下降,主要系公司相关行业客户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受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客观大环境影响,公司项目执行进度有所延迟所致。伴随国家政策支持以及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司持续加大对生命科学及食品药品大健康产业领域的战略布局。公司系专注于为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大健康等高科技产业的建厂、技改等项目提供洁净室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的专业服务商。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4754-2017),公司所从事的洁净室行业隶属于建筑安装业(行业代码:E49)。我国洁净室行业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行业发展的早期借鉴前苏联的技术,主要用于国防、航天、原子能工业与科研,后逐渐扩展到精密机械、冶金系统的有色金属提纯和拉单晶硅等行业环境的控制。70年代到80年代初,我国电子工业洁净室得到了蓬勃的发展,1977年,我国建成第一个高水平生物洁净室,代表了我国七十年代洁净室建造的最高水平。自80年代开始,我国生物洁净室建设数量逐步增加,并大量运用于日化行业,其后洁净室在制药行业与食品行业也开始得到应用,特别是1982年我国GMP认证公布后,制药业洁净室建设需求大增,无菌手术室等医疗所需洁净室建设也迅速展开。在改革开放后,发达国家技术与设备开始进入我国市场,大规模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屏等高端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我国洁净室技术的进步,通过外资企业的引入,更高级别的空气洁净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到我国各领域。90年代至今,我国科技水平蓬勃发展,全球精密电子如半导体、新型显示等行业产能加速向我国转移,医药及生物制药等产业的研发和生物技术的进步,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洁净室行业的市场化需求与技术研发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洁净室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国家产业升级、制造强国的进一步推进,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极大程度上加速推动相关产业投资,带动了洁净室需求的增长和我国洁净室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洁净室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元;2019年,我国洁净室市场规模达到1,655.1亿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加快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的发展。未来,以上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带动洁净室市场规模的高速增长。根据智研咨询数据,我国洁净室市场规模到2026年有望达到3,586.5亿元,2016年至2026年能够实现年均复合增长率15.01%的高速增长。半导体及泛半导体产业的研发、生产流程对灰尘粒子、金属离子等污染物的控制极为严格,洁净程度要求较高。洁净室作为有效控制污染物及各项指标稳定性的基础设施,是半导体及泛半导体行业研发和生产全过程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数据中心、无人驾驶等产业发展的驱动,以及我国国产化替代进程的不断推进,半导体产业投入将持续加大,新建产能不断增长。同时,受摩尔定律推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更替,带动相关产线的升级改造。未来伴随半导体及泛半导体行业需求增长和技术升级迭代的演变,洁净室市场亦将迎来良好发展。半导体行业是高端洁净室主要应用领域之一。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数据中心、无人驾驶等产业发展的驱动,全球半导体产业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5,558.9亿美元,同比增长26.2%,预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6,014.9亿美元。根据ICinsights数据分析,2021年,全球半导体企业资本支出达到1,539亿美元,预计2022年同比增长23.7%,达到1,904亿美元的年度新高。各国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以及5G、AI、云计算以及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的崛起对先进工艺半导体产品产生的市场需求增加,为洁净室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是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长最快的地区,也是全球半导体贸易最为活跃的区域。但相比于市场规模,我国半导体产品产量仍然存在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据ICInsights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自给率为16.7%,预计到2026年达到21.2%。中国半导体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巨大。为满足我国半导体市场需求,尽快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国产化替代进程,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及“十四五”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中国半导体产业销售额达到10,458.3亿元,同比增长23.8%,近10年以20.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同时,为进一步促进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我国计划未来五年内在半导体产业投资1,180亿美元。根据SEMI《300mmFabOutookto2024》预测,到2024年,中国台湾将增加12英寸晶圆厂11座,中国大陆将增加12英寸晶圆厂8座,占全球新增12英寸晶圆厂总数的一半。在我国政策的强力支持下,未来半导体产业将持续加大投入,届时将为洁净室行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受摩尔定律推动,半导体行业持续进行快速的技术革新。当前芯片制造工艺已经达到了5nm节点,高通、三星等企业均已于2021年推出5nm工艺的手机芯片,同时台积电已于2022年12月29日举行3nm工艺量产启动仪式,并正式公布了N2工艺(2nm)将会在2025年正式推出,并且将从现阶段的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转换到环绕栅极晶体管(GAAFET)进行产品的制造。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使半导体企业产线改造及技术升级,进而带动洁净室行业需求持续增长。太阳能电池产业链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对生产环境的洁净度要求严格,如晶体硅制造、电池银浆及电池组件等生产制造流程,均需在洁净空间内进行,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震动等因素,直接关系到晶体管的合格率、电学性能以及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高低。未来随着光伏发电的普及,光伏产线的大力建设将直接推动洁净室需求的大幅增长。随着全世界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发展可再生且无污染的新生能源尤为重要。而光伏作为新能源行业中技术成熟、经济性高、具发展潜力且基本实现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发布的《全球光伏市场展望2022-2026》报告显示,2021年尽管受到大环境影响,但全球光伏市场依旧实现显著增长,装机容量为167.8GW,同比增长21%,其中中国、美国和印度分别以54.9GW、27.3GW和14.2GW的规模位列全球前三。据协会预测,未来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量将持续增长,乐观估计到2026年年均新增装机量将达到458.8GW。我国作为高能源消耗国家,政府正在致力于低碳经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我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我国“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我国将通过能源替代、节能提效等方法进行碳减排。光伏发电作为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未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高达87.41GW,预计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年均新增装机量将在70-90GW之间。洁净室作为太阳能电池产业链产品生产厂房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伴随光伏产线的大力建设,其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新型显示产业是洁净室的另一大应用领域,其制造流程繁复,至少需要上百道流程工艺,全程需在无尘的环境、精密的技术工艺下进行,研发、生产环境洁净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产品品质,洁净室是其研发生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在新型显示行业持续发力,本土面板厂商的快速崛起与外资面板厂商在大陆增加高世代产线的建设,推动我国逐渐成为全球新型显示产业中心。OLED、Micro-LED等新产品技术的发展以及老旧产线的技术升级推动了新型显示产业固定投入的持续增长,同时也直接拉动了洁净室市场需求增长。新型显示行业被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受国家减免新型显示设备及材料进口关税、《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等一系列支持性政策的扶持,京东方、华星光电等本土面板厂商快速崛起,三星、LG显示、友达等国际面板大厂也在中国大陆纷纷建设高世代面板厂,我国逐渐成为新型显示产业中心。据赛迪顾问数据显示,全球新型显示产业不断向国内转移,2012年起,我国面板产线进入高峰期,累计投资额超过12,000亿元,2018年我国液晶产能成功登顶全球,截至2021年底,我国液晶产能全球占比近六成,OLED产能占比攀升至25.4%,稳居全球第二。根据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达到5,868亿元,2012年至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8%,中国显示器制造商营收首次超过韩国,全球占比超四成,跃居全球第一。2012-2021年全球TFT-LCD产能变化情况同时,伴随显示技术进步、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以及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我国液晶面板制造企业不断推出大尺寸产品生产线,投资力度强劲。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我国环京、珠三角、长三角及中西部地区新型显示产业新增投资总计达到1,690亿元。同时,新型显示技术工艺改进及升级进程加快,衍生出大量的产线升级改造需求,如增加刻蚀、贴膜等工序及传感器技术等技改升级。我国显示面板产业产能的不断增加和现有产线的升级改造,将直接拉动洁净室建设投资的增加,驱动洁净室需求的增长。OLED器件由各层有机材料组成,材料纯度、杂质的含量可直接影响到材料的性能,从而最终决定OLED器件的寿命和发光效率。洁净室作为保障其研发、生产环境稳定性的必要设施,伴随OLED产能提升及产线投入规模的不断增加,其市场规模也将实现快速增长。近年来,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消费电子产品的深度与广度持续扩展,整体向着品质化、个性化方向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显示、可穿戴设备等新产品持续涌现,我国消费电子产业发展尤为迅速。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因具备色彩饱和度高、响应速度快、功耗较低、超轻薄、广视角等特点,依托消费电子的市场需求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应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DSCC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OLED面板出货量为8.31亿片,同比增长25%,预计到2026年,全球OLED面板收入将达到610亿美元,以8%的速度增长。同时,我国厂商在OLED面板方面亦持续发力,产能规模不断增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OLED产能达到13.6平方千米,预计2022年OLED产能将达到21.8平方千米,近五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5.1%,且产能占比慢慢地提高。未来伴随OLED需求的持续增长,预计相关产能建设将不断增加,洁净室系统集成需求也将不断增长。在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LCD、OLED等主流技术仍将不断迭代演进,并通过渐进式创新提升消费者体验。除了处在主赛道上的LCD、OLED技术之外,Mini-LED、Micro-LED、激光等新兴显示技术也在竞相发展,为显示终端市场提供了更多差异化产品,创造了新的应用场景,成为促进新型显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为洁净室升级改造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超高清、低成本是新型显示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Mini-LED作为LCD技术的延伸,其显示效果接近OLED,但价格比OLED低,而且功耗低、寿命长,同时其在技术、产能、良率等方面已经具备量产条件。在2021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三星推出了结合QLED技术和Mini-LED技术的高端电视,LG发布了首款Mini-LED背光电视QNEDTV,TCL、康佳和长虹等厂商也推出了Mini-LED产品,Mini-LED将成为近几年新型显示行业的新趋势。此外,作为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Micro-LED从显色效果、反应速度、功耗和体积轻薄等方面,都与OLED相当,且在大尺寸面板应用方面具有很大潜力。虽然目前Micro-LED仍存在技术瓶颈,但随着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其将成为未来新型显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未来伴随新型显示行业内各厂商不断进行技术和产品的更新迭代,相关配套的高科技洁净厂房升级改造需求将不断增长,为洁净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近年来,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疫苗及基因和细胞治疗药物等生物医药行业。近年来生物技术不断突破带动了生物医药行业的迅猛发展,生物医药在医药市场占比持续攀升。生物医药的研发、生产对环境中的细菌、微生物等生命微粒浓度控制要求严格,生物医药的发展将有利带动生物洁净室相关需求的快速增长。1)生物医药技术不断发展叠加利好政策强力支持将促进生物医药行业持续增长近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迅猛发展,生物技术的不断突破推动了生物医药行业的迅猛增长。根据观研天下显示,2021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约为3,366亿美元,据EvauatePharma预计到2026年,在前100位的药品销售中,生物药将以55%的比例成为占比最大的药品类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发布《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关于组织实施生物医药合同研发和生产服务平台建设专项的通知》等利好政策,推动生物医药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研发能力持续提升,助力我国基因组、肝细胞再生医学、免疫学等技术不断突破,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同时,我国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社会老龄化程度提高、民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及医保范围的扩大,我国生物医药市场需求预计将不断增长。根据观研天下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达4,248亿元,同比增长22.9%,2017-2021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8.1%。根据Frost&Suivan数据预测,2021年后,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每年将增加近1,000亿元,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政策的有力支持将继续推动生物医药行业长期快速增长,生物洁净室作为其生产环节中的必要设施,也将迎来巨大的增量需求。伴随预防性疫苗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疫苗的研发生产亦成为生物医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生物洁净室作为生物医药研发及生产的重要场所,伴随疫苗市场规模的增长,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ResearchandMarkets数据显示,全球疫苗市场规模(包括COVID-19疫苗)预计将从2021年的1,394亿美元增至2026年的1,492亿美元。而非COVID-19疫苗市场预计将从2021年的414亿美元增至2026年的67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2%。随着各国对于疫苗研制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预计未来相关投入将得到较大增长,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也将加速进行。我国正以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快速增长疫苗需求逐渐成为生物洁净室建造的新兴市场,未来几年中国生物洁净室建设投入将呈现爆发性增长。同时,疫苗研制成功后将在医药洁净室中进行量产,疫苗等生物创新药的产业化将带来巨量的医药洁净室建设需求,预计未来生物洁净室行业将进入爆发式的增长期。中央、国务院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制定、印发并实施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中国发展理念,将“大健康”行业上升为国家战略。食品、化学药品、医疗器械等作为食品药品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的安全性成为人民健康的最基本保障。生物洁净室通过气流、过滤等方式可有效控制生产环境中粉尘与微生物的数量,能够满足上述产业研发、生产环境的安全稳定,是食品药品大健康高端产品生产环节中的必要设施。随着食品药品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人们对食药安全的持续关注,生物洁净室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食品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撑性产业,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及产业结构调整,我国食品制造业得以高质量发展。2018-2021年我国食品制造业经营规模稳步增长。2020年,我国食品制造业营业收入19,598.8亿元,同比增长1.6%。利润总额1,791.4亿元,同比增长6.4%,至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21,268.1亿元,同比增长8.5%。为促进食品制造产业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升食品工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同时,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日趋严格以及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意识日益提高,食品安全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食品安全法》等政策,推进食品安全工作决策部署。未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将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洁净室作为保障食品产业研发、生产全过程产品质量及安全的基础性产业,未来伴随国家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趋严,食品制造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化学药品作为我国居民日常使用最广泛的医药产品,目前已经进入快速分化、结构升级阶段。在市场需求及深化医改推动下,我国化学药的市场规模保持了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化学制药行业在医院日常诊疗受到大环境影响,不能正常开展的情况下,营业收入有所下滑,2020年我国化学制药行业收入为12,301.5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63%,但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出口金额呈增长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及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化学原料药出口量同比增长14.5%,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4.9%,化学药品制剂出口量同比增长2.5%,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5.2%,在化学药品总额的占比从2019年的27.0%提升为33.9%,上升6.9个百分点。根据中国化学601117)制药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海关总署重点跟踪的104个化学药品2021年实际出口102个品类,出口金额比上年增长22.0%。化学制药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制药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考虑到我国巨大的药品消费增长市场,化学制药行业依然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预计我国化学制药行业将重回增长态势。洁净室作为医药研发及生产过程中必备的基础性设施,随着化学药的研发与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市场需求也将同步增长。生物洁净室作为满足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环境安全、稳定的基础性设施,伴随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不断增长。全球经济的增长、人口数量的增加、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等多方因素,促使医疗器械成为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产业,其战略地位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医疗器械行业也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根据EvauateMedTech预计,2017-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规模将以5.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并于2024年达到5,950亿美元。同时,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经济规模及发展速度、人口规模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我国医疗器械需求持续攀升,生产企业数量增长较快,截至2022年9月达31,503家,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营业收入也在不断增长。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分析,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营业收入(规上+规下数据)达1.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1.24%,2015年至2021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65%,高于我国总体制造业增长水平。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营业收入预计达1.3万亿元,增速12%左右,显著高于医药工业整体增速。虽然我国医疗器械市场保持较快的增长,但是我国医疗器械资源仍然相对不足,相当一部分机构医疗器械资源已经难以满足医疗健康服务的增长需求。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还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未来,随着我国老龄化、城镇化、医疗器械国产化的不断加快,以及慢性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医疗器械需求不断释放,医疗器械产业的扩容升级,为洁净室行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锂电池、消费电子等高科技领域亦是洁净室的重要应用领域。自2010年新能源汽车被国务院确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后,我国陆续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迅猛增长带动下,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开始迅猛增长,并超过韩国、日本跃居至全球首位。赛迪顾问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消费市场。202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到545GWh,其中,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约324GWh,约占全球市场的59.4%,而中国锂电企业销量(含出口与国外分公司)合计达382GWh,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也由2016年的50%上升至70%。新能源汽车是锂电池最主要的应用领域,2020年10月,我国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纲领性政策,该规划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明显提高,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0%,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40%。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2021年全年渗透率14.8%,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有明显提升。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渗透率达22%左右,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将带动锂电池需求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瞄准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储能、5G基站、3C数码、TWS(真无线立体声)等细分市场的锂离子电池项目明显增多,大批中小型锂电池企业正在加大布局力度,深耕细分市场。在政策与新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预计未来锂电池新增产线投资也将持续增加。作为保障锂电池生产精度及良品率的重要基础设施,洁净室的市场需求将得到快速提升。同时,随着全球智能化的发展,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蓝牙耳机、笔记本电脑产品更迭周期节奏加快、以及新能源的加速普及,对于锂电池比能量、比功率、充电速度、安全性、使用寿命等多方位要求进一步提高,也促使世界各国重点企业加大锂电池领域的技术研发,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市场需求。如法国电池制造商ForseePower推出的全新一代超薄锂电池“SLIM”系列、比亚迪002594)公司的刀片电池以及LG化学与通用汽车合作研发全球首款超高镍NCMA电池,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使电池体积能量密度、空间利用率、续航、散热等性能大幅度提升。锂电池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进一步增加了锂电池行业产线新增及改造的需求,为洁净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未来伴随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的进一步实施,新材料、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也将带动洁净室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洁净室行业具有专业子系统繁多、产业链长的特点,长期处于管理粗放式的状态,造成项目管理不集中、成本管控不严、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传递不流畅等多种问题,制约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行业内企业在运营管理方面面临巨大的压力。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洁净室行业逐步转变管理模式,以信息化、精细化为手段,解决项目各环节信息传递不畅,提高项目集中化管理和成本管控能力,优化项目资源配置。通过信息化的应用,能够实现商务合约、采购、项目物资、人力资源、财务、行政等精细化的公司管理,可有效提升“进度、资源、成本”的综合管理能力。目前,洁净室行业头部企业,已开始以信息化技术为主要手段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洁净室系统性极强,系统布局复杂,工艺设备安排紧凑,仅通过平面设计和项目现场各类管线与设备的空间布局调整,可能导致安装判断不精准、材料浪费、工期时间长等多种问题。下游高科技产业技术的进步、工艺的迭代升级,对于洁净室的质量和工期要求也不断提升,传统的项目实施方式已不能满足产业发展要求。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物联网、5G网络等数字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推动着数字革命进程,各国均将数字化作为经济发展新方向,洁净室行业也正逐步加快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的主要应用之一数字孪生能够促使洁净室行业转型升级,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实现对产品的动态仿真,将现实中产品的变化实时映射在数字模型之上。数字孪生可以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开发、制造、服务、维护乃至报废回收。它并不仅限于帮助企业把产品更好地造出来,还包括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产品。在洁净室系统集成过程中,项目实施人员可通过在数字模型上完成管道与设备的布局衔接设计,从而选出最优建造方案,能够有效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大量难点,提高项目质量和作业效率,能够满足下游产业技术进步和工艺迭代升级的需求。同时,在后期的运营维护中,数字孪生技术可实时映射洁净室系统集成全过程情况,帮助业主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有效提高维修效率、节约维修成本。因此,以数字孪生为主要应用的数字化将成为洁净室行业的发展重要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高科技产业对产品的研发及生产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信息产品呈现集成化、精密化、微型化等趋势。在元器件的生产过程中,微粒污染物、微小的静电或震动都极易造成元器件良品率的大幅度降低,从而直接影响到公司经济效益。在生物制药方面,细菌等微生物产生的污染可能会危害人类/动物的生命健康,因此高端制造业对洁净室的要求标准非常严格。高科技产业的技术发展和高性能要求促使洁净室行业由价格竞争转向技术和服务能力的价值竞争。企业只有在项目实施全流程能够达到客户的要求,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洁净室主要通过净化空调系统与其他机电设备的集成以保持其洁净等级稳定在生产运营标准范围内,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能源消耗系统。如何降低能源消耗一直是衡量洁净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洁净室根据功能与大小,其能耗有所差别,但相比于相似大小的办公室,洁净室的能耗总体高出10~30倍。我国的8英寸芯片厂,洁净室单位面积能耗比美国同类型工厂高15%,如果可将上述能源耗损量有效降低,对企业而言就意味着盈利能力提升。伴随着节能环保压力的加大和节约成本的考量,洁净室不仅要满足温湿度、洁净度等传统的指标,而且要综合考虑节能增效、绿色环保等新的指标。因此,具备专业性高、综合实力强的洁净室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整个制造业在计算机技术的引领下亦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模块化”安装集成理念被引入各制造行业生产组织中。传统实施安装都是在项目现场完成,存在易受现场作业条件影响、周期长、实施协调困难、管理难度大、安全隐患多、对周边环境影响大等问题。而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模块化”设计、制造及安装集成方法通过改变传统的作业顺序,对各专业、工序进行有效的分配与结合,将在加工厂预制的模块组运输至项目现场进行装配,能够有效地进行洁净管控,快速完成洁净室系统集成,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有效缩短工期,为洁净室的可持续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未来将逐渐成为洁净室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洁净室行业作为高科技产业的支持性行业,受下游产业资产投资情况影响较大。下游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大健康等产业领域与国家政策、宏观经济和技术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本行业的周期性与国家产业政策、宏观经济和下游技术发展的周期性保持一致。随着下游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生物制药等行业的发展,传统机电安装企业也纷纷转型试图进入本行业。由于洁净室系统结构复杂,专业程度高,系统性强,本行业内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与综合解决方案能力有限,普遍集中在对洁净等级要求不高的低端市场,价格竞争激烈。而只有较少企业具备专业技术、资金实力、项目经验与业界口碑及综合管理能力,能够提供大规模、中高等级洁净室系统集成服务。大规模、中高等级洁净室市场应用领域广泛,部分企业受自身规模、发展阶段、项目经验和管理水平等综合能力的限制,往往只专注于某一领域,以求在其优势行业内占稳一席之地。而少数项目经验丰富的企业,能够掌握洁净室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并通过自身优势,使其有能力在不同行业提前布局,将项目经验应用在各个领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多领域洁净室服务品牌优势,其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受下游产业周期性变化的影响较小,具有较强的业务扩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在市场中占据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公司深耕洁净室系统集成行业近30年,主要服务于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大健康等国内外各领域领先企业,已累计完成中高端洁净室系统集成项目500余个,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并在下游各高科技领域打造了多项标杆项目。凭借优质的客户资源、丰富的项目经验、良好的服务质量与业绩口碑等,公司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已发展成为我国洁净室行业第一梯队企业。公司将长期聚焦于高科技产业领域,长期积累技术、经验及品牌优势,保持行业市场地位,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受人尊敬的洁净室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主要专注于为高科技产业的建厂、技改等项目提供专业的洁净室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覆盖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大健康等国家重点产业,是国内少数具备承接多行业主流项目的洁净室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公司通过长期的项目实践、持续的自主创新以及对国内外洁净室建设先进管理经验、工艺技术的学习借鉴,为高科技产业客户提供包括工业洁净室和生物洁净室的项目规划及设计方案深化、采购、系统集成、二次配、运行维护等全方位一站式洁净室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深耕洁净室系统集成行业近30年,已累计完成500余个中高端洁净室系统集成项目,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并在下游各高科技领域打造了多项标杆项目。公司主要服务于国内外各领域领先企业,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半导体及泛半导体行业,公司主要服务于三星、SK海力士、士兰微600460)、合肥长鑫、绍兴中芯、长江存储、晶合集成、格科微、卓胜微300782)、无锡海辰、中芯国际、通富微电002156)、奕斯伟、鼎材科技、洁美科技002859)等半导体产业链知名企业。在新型显示行业,公司主要为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超视界、维信诺等国内大型TFT-LCD、OLED、AMOLED、Mini-LED、Micro-LED等新型显示产品生产厂商提供服务。在生命科学行业,公司主要服务于勃林格殷格翰、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药明康德603259)、药明生物、智飞生物300122)、金斯瑞等生物制药、生物实验室、动物疫苗、人体疫苗等领域的国内外知名研发、生产企业。在食品药品大健康行业,公司主要服务于阿斯利康、辉瑞制药、星巴克、生物梅里埃、苏州博瑞生物等食品制造、高端制药、营养品、医疗器械等领域企业。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方式取得客户订单。在项目中标后公司进行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项目实施规划及设计方案深化,根据规划和深化后的设计方案,组织项目所需物资的定制化采购。在项目系统集成过程中,公司委派管理团队对项目全过程进行集中统筹、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和统一管理,着重对核心工艺和工序进行实施把控,将非关键、技术含量不高的环节进行分包,利用分包商的项目经验和行业背景,提升项目实施效率。在洁净室实施完成且系统调试通过后,伴随生产设备进入洁净室,进一步实施二次配业务,对相关生产设备与洁净系统管线进行有效衔接并调试,使设备进入可运行状态。项目完工后,进行项目验收及竣工结算和后续的项目维保。影响公司经营模式的关键因素包括产业政策导向、产业链上下游供求关系、下业政策等。报告期内,上述影响公司经营模式的关键因素未发生重大变化,预计未来一定期间内亦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公司秉承“成就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凭借在质量、服务、快速响应能力等各方面的卓越表现,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公司主要服务的客户包括三星、武汉新芯、绍兴中芯、台积电、SK海力士、京东方、华星光电、华润微电子、天马微电子、勃林格殷格翰、百济神州、药明康德、信达生物、惠氏、辉瑞、礼来、强生、雅培等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大健康等行业内领先企业。上述企业一般投资规模巨大,对洁净室的等级和稳定性要求高,且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等产品周期更新迭代快,需要在较短的周期内完成洁净室的建设,并快速投入生产,形成收益,以满足客户产能扩充和升级需求。客户通常会选择经验丰富、业内口碑良好、历史业绩优秀的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公司项目经验丰富,深刻理解各领域客户的需求,项目实施效率高、成本控制能力强,使得项目能在客户预定工期内保质保量完成交付,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一旦切入优质客户的单个项目,往往能凭借其独特优势承接其后续一系列项目,客户黏性强,例如,京东方、超视界、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三星、厦门半导体、晶合集成、长江存储、勃林格殷格翰、百济神州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与公司首次合作后,双方持续保持稳定合作的关系。同时,凭借良好的服务质量与业绩口碑,公司也与十一科技、世源科技、益科德等行业内总包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公司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始终专注于为高科技产业提供洁净室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累计实施了500余个中高端洁净室系统集成项目,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同时,公司能够深刻理解客户产品技术和工艺需求,向客户交付系统性强、稳定性好的高品质洁净室,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市场影响力。公司所承接的项目获得广泛的客户赞誉,并多次获得客户颁发的优秀承包商奖、最佳交付质量奖等众多荣誉。公司将精细化、信息化和项目集成化运用到经营和项目实施全过程,形成了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洁净室结构复杂,工序繁多,涉及40余个专业子系统的集成,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原料和设备质量的验收、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项目现场管理及项目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活动,且涉及业主、设计方、土建工程施工方和洁净室项目承包方等众多参与方的配合与协调。公司根据自身的项目经验,总结归纳形成了从项目策划、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交付到项目维保一整套精细化管理体系,涵盖优秀的分包商整合管理、采购流程与预采购管理、全过程的交付管理,将管理贯穿到项目全流程的每一个细节。借助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优势,公司交付的洁净室系统集成项目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为公司业务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公司高度重视信息化管理,逐步将信息化融入到公司日常运营与项目实施管理中,并基于行业特点与自身实际需求,自主开发了多个覆盖日常运营与项目管控的信息化软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实现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材料管理和商务管理等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工作标准化和流程化,文档电子化等各种信息数据化。目前,公司已经上线多个信息化系统,各信息化系统间已经初步互联互通,并建立了供应商信息库、设备材料信息库、劳动力资源库、知识库,贯穿公司及项目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了从日常管理、决策到项目实施信息有效的流通,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为公司未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撑。公司具备项目集成化优势,能够综合考虑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功能需求等因素及各参与方的特点,对项目进行最合理的全方位规划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凭借丰富的项目经验与持续的技术开发,积累了大量的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成果。目前,公司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01项、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同时,公司实现了洁净室项目技术数字化和安装工业化,成为行业内较早成熟掌握和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和模块化装配技术的企业。公司积累了一批专业高效的BIM人才团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能够利用BIM技术实现洁净室系统集成全流程的数字化。通过建立BIM模型,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洁净室系统建筑结构、项目材料、工法运用、工艺技术、工序安排等进行深化,使洁净室作业系统更符合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通过BIM模型可以更加合理安排各参与方的协同,并提前发现后续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有效提高运维效率。目前,公司已具备将BIM模型完整交付业主的能力。公司紧跟行业先进技术,将BIM技术运用于标准化机电模块化设计与信息管理,已具备管道、钢结构、支吊架等项目必要构件的工厂化制作能力,并实现现场快速拼装。洁净室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且洁净室系统结构复杂,涉及专业知识广泛,是跨行业、跨专业、跨学科的多功能综合体,因此对项目管理运作和专业技术知识有深刻理解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需求旺盛,而该类人才队伍往往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验积累与逐步培养形成。公司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秉承着科学的用人理念,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发展体系完善人才培养与竞争机制,制定了人才发展战略,规范了人才的选拔、任用、培养和考核流程。同时,公司设立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对有潜力的员工进行专职培养。经过多年的培养发展,公司已建立了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团队与资深设计团队,专业人员结构覆盖公司业务的各领域,为公司业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企业文化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系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公司以优秀的文化体系为根本,始终围绕“以客户为本、以信用为本、开放包容、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观,坚守“成就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建立了高度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了稳定的人才队伍,获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可。报告期内,公司抓住相关产业的发展机遇,各项业务稳中有升,业务进展情况良好,在手订单充足。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5,146.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33%;实现综合毛利率14.67%,较上年同期增加2.37个百分点,主要系原材料价格逐步平稳或会降低,以及公司积累项目经验并逐步形成优势后获取二次配业务较多所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84.8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18%,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45.2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92%,主要系综合毛利率提升以及部分项目完成决算后收回长账龄应收款项所致。报告期内,公司高度重视现金流量管理工作,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709.34万元,现金流整体较好。2022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合并)为55.59%,基本保持稳定,整体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公司将始终坚守“成就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坚持“以客户为本、以信用为本、开放包容、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观,长期聚焦于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大健康等新兴起的产业领域,构建“洁净室系统集成能力”、“EPC体系组织及管理能力”、“基于工艺需求的系统控制技术能力”三大核心能力,长期积累技术、经验及品牌优势,保持行业市场地位,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受人尊敬的洁净室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将继续强化以产业特征分类的事业部制,在保持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等产业领域市场地位的同时,不断提升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大健康等产业领域的市场份额。公司将进一步完善现有业务结构,大力提升各事业部项目群规模化交付能力,进一步形成专业化的技术能力和标准化可复制的项目管理能力,提高作业质量,降低项目成本,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拓展新的业务形态,比如承接医药领域专业系统(工艺、环保、控制等专业系统)、大型电子工厂自动化系统等项目,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构建贴合客户需求的综合服务体系。在聚焦的产业领域,公司将发展壮大全系统设计服务能力,通过系统设计服务核心能力建设,提升现有专业核心业务的利润水平。另外,公司将围绕专业化核心业务,形成基于业务需求的工厂化预制作业体系。2、围绕行业定位,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EPC业务,完成独具特色的EPC核心能力建设公司将利用在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大健康等新兴起的产业领域的专业化核心能力和市场影响力,通过快速整合内外资源,形成以技术和管理为核心的EPC服务能力;初步积累并基本掌握建筑装配式实施技术,初步形成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能力;依托子公司众诚设计,打造EPC支持平台,大力发展食品药品及生物制药项目整体设计能力,逐步形成中小电子项目整体设计能力。公司将运用品牌优势及行业影响力,在人才储备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分公司职能,扩大公司品牌在西南、西北、华南的影响力,完善区域化业务布局,通过更多的本地化服务,增强客户粘性,扩大区域市场的占有份额。公司将通过国内业务形成的客户粘性,抓住机会,跟随成熟客户,稳步发展海外业务,逐步形成稳定的人力资源配置及整合能力,形成独立的具有进出口业务能力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公司将制定研发团队长远发展规划,阶段性输出成果,并将成果成熟运用,研发成果向事业部赋能;通过建立以工艺系统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生产体系,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实施、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公司将持续培育基于工艺导向的建筑设计团队、具有厂务经验及工艺技术经验的技术人才,通过打造某领域工艺专长的设计能力,加快普及BIM建模能力,初步达成模块化生产运行策略,探索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BIM系统,提升公司设计团队差异化竞争能力,加快设计研发向生产经营赋能的步伐。公司已拥有一支稳定的管理团队和骨干员工队伍,未来公司将从需求导向、战略导向来培养人才队伍;在人力资源体系中,植入战略人才挖掘机制;始终将干部队伍建设列为工作之首,将文化的认同及传播力、境界和格局、目标牵引作为人才的必备素养;在公司内部,基于业务场景学习、建立远程学习平台,打造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培训体系。公司将进一步健全绩效考核体系,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源源不断培养和输出满足当下以及未来发展需求的各类优秀人才。公司将始终坚持总部集中管理原则,包括但不限于:品牌集中、文化集中、风险控制集中、数据集中、战略资源集中等,公司的组织形态将始终与公司的规模发展相适应。公司将根据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组织管理架构,调整机构设置和管理流程,提高组织运转效率,保持风险控制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及质量控制体系等良性运行;实施以产业化为驱动的技术创新研发机制,确保创新成果连续输出,促进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同时,公司将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快速反应决策能力,提高管理效率,以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需要。公司将坚持差异化的品牌战略,将“安全”、“可靠”及“技术驱动”作为公司品牌形象的核心,将客户资源作为公司品牌价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终关注客户的满意和成功并以此作为核心价值理念,提升客户感受度,打造品牌差异化,扩大品牌影响力。本次成功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后,公司将重点做好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同时,公司将根据整体发展战略,本着对股东有利、对公司发展有利的基本原则,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适时采用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并合理高效地进行运用,以满足公司各项业务发展的需求,慢慢地加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长远健康发展,为股东创造良好的回报。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大健康等高科技产业的高等级洁净室系统集成服务。一方面,上述作为公司下业的市场容量增速易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客户对于洁净室系统集成服务的价格敏感度、整体解决能力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如果公司未能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拓展客户及相关服务领域,则公司业务仍存在由于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洁净室是一个应用行业非常广泛的基础性配套产业,目前在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大健康及其他智能制造等行业领域均有应用,并根据行业的精密与洁净要求,等级差别也较大。如行业进入者日益增加,公司若不能持续在技术、管理、品牌、工艺等方面保持优势,公司在国内市场的行业地位将受到一定影响。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净额为141,301.13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8.53%,占比较高。根据公司信用管理政策,公司会给予客户一定期间的信用期,未来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及业务的拓展,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的规模可能相应增长,如发生金额较大的呆坏账损失或项目结算长期滞后,将对公司的盈利水平造成不利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4.67%,较上年同期存在一定波动。公司毛利率水平主要与成本管控、技术水平、项目现场管理能力以及客户群体等因素相关。如未来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公司未能采取进一步措施增强核心竞争力,公司可能面临毛利率波动的风险。公司从事的洁净室系统集成服务需要一批具有专业劳动能力的项目实施人员,公司目前主要是通过劳务分包方式解决上述劳动力供应问题。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红利”逐步减退的背景下,企业用人需求与市场供应的短缺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未来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压力较大。公司所服务的洁净室行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劳动力使用量较大。报告期内,公司分包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为36.86%。未来劳动力供应的短缺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压力。此外,公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大量使用包括电缆、管道、吊顶、钢板等项目材料。若上述原材料整体价格出现上涨但公司无法向下游客户转嫁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则会增加公司的经营成本,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目前企业主要客户来源于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产业,上述产业的企业项目投入金额较大,导致公司呈现单个合同金额大、在单个会计年度客户相对集中的特点。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同一实际控制人合并口径)收入合计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5.78%,占比较高。如果未来行业环境、产业政策发生变化,或者主要客户的经营情况发生不利变化,导致客户对公司服务的需求减少,将会对公司经营成果造成不利影响。2022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转回金额为2,760.92万元,对净利润的影响比重为8.25%。公司部分项目由于业主验收、决算周期较长,导致对应的项目应收账款账龄较长,在回款前公司需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业主完成验收、决算后回款会导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的转回。业主验收、决算的节奏不受公司控制,因此导致公司净利润存在波动的风险。如果未来下游客户需求出现疲软,行业景气度出现低迷,或公司不能在行业中持续保持竞争优势以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或客户经营环境发生改变、项目验收决算周期变长、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提升,单个事项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或多个事项同时发生不利变化,则公司可能面临上市当年营业利润较上年下降甚至超过50%的风险。